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95章 规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能生呢?反正这段时间我也不去哪里,我们就加加班吧。我想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啊呸,不对,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明天我就去教训教训那些老顽固们,让他们知道,饭可以乱吃,话是不可以乱说的。"
崔锦瑟连忙劝阻道:"不要去说,毕竟他们想法是对的。王爷还是得雨露均沾,不然我怕几个姐妹说闲话的。另外,过几天我打算把雍三娘接进宫来,毕竟别人年龄也不小了,再耽搁下去也不好。"
听了此话,杨无病很是感动,捏着她的小脸说道:"锦瑟,还是你对我最好。"崔锦瑟顺势骑到他身上道:"知道我最好,就好好报答报答我吧。"
第二天,杨无病在银安殿招众大臣议事。大家大半年时间没有和王爷说话,所以这话也特别多,这个说完那个接着上,恨不得把半年没有说的话全补上,听得杨无病头昏脑胀。
杨无病好不容易等到大家说完,接口道:"诸位大人,如今西北自灵夏二州起,包括土蕃到南诏一带都收过来了,因此呢地盘多了人多了,那么事情也就多了。我打算在东西两川,兰州,土蕃,及南诏之上再设一级,这样也便于管理,诸位以为如何?"
袁正纲站出来道:"王爷此言甚是,如今疆土扩大,部门分散,职责不清,造成许多事情相关衙门不敢做主而耽误了。臣建议仿朝廷制,设三省六部,以便管理。"
众人听了,一个个心里暗喜都想:这厮不愧是长安过来的,说话就是有水平,仅此一招就把王爷又往帝位上推进了半步。一时间纷纷出列赞同袁正纲的话。
杨无病仔细一看这个小矮子,暗想:哟呵,这小子好久跑过来的。原来袁正纲来成都之后并没有找崔锦瑟,而是拜见了王健,王健看他能力出众,就把他安置到节度使衙门做了一个属官。为这事崔锦瑟还抱怨堂姐不先来找自己。
杨无病暗想:我本来就想小小的动一下,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搞个大动作出来。也罢,他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任命孟昭图主管军事,王建管地方事务,老丈人崔安潜管监察,王友才和罗小波主管内处情报打探等。然后又谦虚地说本人对大唐官制了解有限,这件事情就拜托两位及渝州的崔安潜商量着办了,说完就打算开溜。
王建见王爷想走人,连忙出列道:"王爷,此事我同崔孟两位大人协商,定会做好。但有一事,必须得王爷本人才能完成啊。"杨无病好奇地问道:"王大人,但说无妨。"
王建向前一步跪下说道:"王爷虽青春年少,但雄才大略,今后之事,殊可难料。可如今王爷尚未立嗣,所以臣请王爷广纳妃子,使我西蜀后继有人,以安百官之心。"众大臣也纷纷跪下,力挺王建。
杨无病暗暗叫苦,心想:真他妈的哪壶不提哪壶开啊。姓王的你不好好管理你那摊子事,尽来操别人的空心。但他牢记崔锦瑟的话,也不好给群臣发作,更不敢提立响铃公主所生之子为世子的话,估计一旦说出,势必破坏当前团结友好的局面。
想了想就说道:"诸位大人的话甚有道理。我本就打算封吾儿为南诏公,其他之事不急于一时,容后再议吧。"
群臣听了大喜,王爷这话的意思表明了他不会未来把帝位传给响铃公主的孩子。况且王爷正青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