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21章 各奔前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p>大家连忙跑去,透过人墙一看,只见浩浩荡荡地走过来一队人马。崔大人正正带着各位大人迎上前去。</p>
<p>马上跳下来一位穿着紫袍的三十多岁的壮汉,肤色很白,留着短须。边走边和崔大人聊着什么。然后,崔大人就把他引进了行宫的大厅里面。</p>
<p>进入大厅那人也不谦让,径直坐上了首坐。崔安全也不和他计较,微微一笑,坐在他下面的侧坐上,其他的官员则按职位高低顺序依次坐下。杨无病与王友才无名小卒,就悄悄去尾就坐。</p>
<p>乘着侍者们上菜的功夫,崔安全站起来微笑着说:”今陈大人奉圣意,总揽西川。一路远来,旅途辛苦。我们大家略备薄酒一杯,为大人接风,请勿推辞。&quot;</p>
<p>杨无病趁机打量了一下那位陈大人,觉得他貌似谦恭的表面下掩盖着骄横,人很是彪悍,未必如人所说的那样无能,靠打马球才当上刺史的。</p>
<p>听完崔大人所说,陈敬暄站起来向下面一拱手道:”既然本人得蒙圣恩,总摄西川,那么今后大家都是同事,望大家能和我一起,精诚团结,共同为圣上分忧。”</p>
<p>下面的大小官员连忙站了起来,纷纷回礼。他这才扭过头来,皮笑肉不笑的对崔安潜道:”崔大人这几年在西川劳苦功高啊,回京之后圣上一定不会亏待你的。”</p>
<p>崔刺史连忙拱手道:”功劳说不上,能给陛下分扰解难,乃臣下职责所在。”陈敬暄碰到个软钉子,很不舒服,但又不好发作,就说到:”今天本官能和各位大人在一起共事,也是缘分,望大家开怀痛饮,全当此贺。</p>
<p>说完他就端起酒杯走了下来,与平时与崔安潜有矛盾的官员一一敬酒。但对崔安潜的几个亲信,比如孟召图,郭棋等,理也不理。</p>
<p>杨无病心道,这小子也太没城府了吧,做得这么露骨。不由得看了郭琪一眼,见他很是不安,孟昭图则是无所谓,正和左右几个人边喝边聊,甚是高兴。而崔大人坐那低头沉思,其他几位则表情各异,不一而足。心道:看来成都官场要洗牌了。大家都要准备重新站队了。这位陈大人不简单啊,上任之前就已经把成都府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理了一遍,功课做的不错嘛。难道田令孜真的想把崔氏在朝廷上下的关系都清理掉吗?</p>
<p>回到城里天色已晚,杨无病和王友才告别之后,径直向家走去。刚要进门,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郭琪。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他找自己所为何事了。</p>
<p>两人来到客厅,杨竣鸿把一杯茶递到他手上笑吟吟地说:”郭兄,找我有什么事吗?”郭琪把茶杯放桌上也没有落坐,迫不及待地对杨无病说:”兄弟,今天那场面你也看到了。崔大人走了之后,估计我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希望你能给我拿一个主意,我到底该怎么办?”</p>
<p>杨无病思索了一会儿,心里有了底。他让郭骐坐下。看着他诚恳的说道:”郭大哥,自从我见你的第一次起,我就觉得我们将会成为好朋友。事实上,我们也成了好朋友.你所担心的事情我也认同。从今天那场面来看,陈大人确实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上次你说的也对,你妻儿都在成都。如果随崔大人去长安,那么就没法照顾他们,我们也很理解。但是有一点你和孟大哥他们不太一样。孟大哥他们几个是文人,而今西川和南诏又关系紧张,很是不安定。我看了一下,陈敬喧带来的并没有武将,而你打仗练兵又是一把好手。而为了抗衡南诏和预防土蕃,坐稳他这个刺史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