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14章 发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王友才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犹豫一下,就把杨无病拉到一劝说道:”贤弟,本来此事我不应当多嘴。十三娘精通音律,又善解人意,确实是贤弟之良伴。但贤弟是要干大事的人,如今后能觅一大助力更好,大丈夫本该三妻四妾……。”</p>
<p>杨无病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他是为大局作想,也只好也低声回道:”多谢王兄好意,此事我省得的。”王有才这才笑道:”如此甚好。”</p>
<p>回家后,看到前来迎接的家人的笑脸,杨无病有一种久违的温馨。沈十三娘则落落大方地上前拜见家里长辈,杨无病一一做了介绍,他的奶奶和母亲听到也甚是满意。</p>
<p>晚饭后,杨老爷把自己的儿子叫到书房里详谈。杨无病详细地向父亲介绍了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并说了今后的打算。杨老爷很是满意,也把家里以及作坊里面的情况告诉了他,还说道:”吾儿有如此志向,为父甚是欣慰。想我杨家乃隋帝血脉,沉沦几百年,也该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了,方如此才不愧列祖列宗。”</p>
<p>杨无病苦笑两声,他知道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但气氛如此融洽,他也不好拂了父亲的美意,只得含混得答了一声道:”今天下藏龙卧虎,我家实力又单薄,差距甚远。当务之急是怎样集蓄力量,以保家族平安。以后的事情,到时再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吧。孩儿前几天觅得一人,姓将名子常,乃蜀汉丞相蒋宛后裔,此人才华出众,甚有计谋,年后他将来我家教授,到时请父亲安排一下。”</p>
<p>杨父道:”我自会好好安排与他,如今我杨家子弟,确实缺少人才,所以得加紧培养,吾儿招纳贤才,我甚是赞成。”</p>
<p>之后两父子又谈到了王友德对家丁的训练,看得出父亲对他甚是满意。又谈论了作坊如今产能扩大,匠人紧缺的事情。</p>
<p>杨无病想了一下说道:”如今,我们的佃户以及周边的农民采用了新式的播种方法和使用了新式耕作工具,效率也大大提高。完全能腾出一大批人手来,虽然他们不熟练,但可以通过老匠人培训。节后我想到处去了解一下,如果可能的话,打算招一大批,只要工钱给到位,他们一定会踊跃报名。”</p>
<p>杨父接道:”如此甚好,只是我们的几家亲戚和附近的几家地主,如今见我们做得轰轰烈烈,他们眼热也打算前来入股。”</p>
<p>杨无病回答道:”如果可行的话,我也欢迎,毕竟用共同的利益把大家绑在一起,那么我们今后的发展应该可以更快一点。孩儿只是担心人多心杂,所以合作的人,我们还是要选择一下。”商量好之后,夜已深了,各自安歇不提。</p>
<p>春节前后几天,络绎不绝的人来杨府拜年。其实这些亲朋好友主要是来了解一下杨家作坊的情况,如果可以的话都想投上一股。毕竟看到杨家赚钱,大家也都眼热。</p>
<p>杨无病也不藏着掖,带大家遂一到几家作坊里面去参观。 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高效的流水生产线,也没见识到这种类型的白酒茶叶和纸张,品尝试用之后,都很是吃惊,他们能感觉出这些东西一定会有很大的利润,于是纷纷要求也能加入。</p>
<p>杨无病看到希望合作的人实在太多,就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他告诉大家,合作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就是自己提供技术和技

(本章未完,请翻页)